| 4- 甲基咪唑合成方法
张向彬 李亚卿 刘方方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18) 摘 要:综述了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 4-甲基咪唑(4-MI)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状况及主要合成方法, 并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普遍采用的丙酮醛法, 提出了研究展望。 关键词:4- 甲基咪唑; 合成方法; 丙酮醛法 中图分类号: TQ 252.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5095(2006) 08-0033-03 4- 甲基咪唑(4-met hyl i mi dazol e, 简称 4-MI)分子式 C4H6N2, 熔点 46- 52 ℃, 白色固体,易吸潮。主要用于合成大宗胃药西咪替丁(Ci met i di ne ), 还可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和金属表面防护剂等。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德国、日本等国对 4-MI合成工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我国从 80 年代开始,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等科研机构都对其工艺进行了较长时间的研究, 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4-MI 生产厂家主要有江苏靖江市化工建材厂、靖江合成化工厂、重庆市西南制药厂等。4-MI的主要消费领域是医药工业, 其次是环氧树脂固化 剂、金属防蚀剂等。目前我国制药厂以 4-MI 为原料的原药生产能力约 3 000 t / a, 生产厂家分布在石家庄、上海、常州、常熟、南昌、温岭、新乡、武汉、惠阳、宜昌等10个城市。近几年,医药界正在不断地拓展4-MI 类药物的新剂型和新用途, 如心血管病和中枢神经系统。同时, 我国的西咪替丁( 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疡、上消化道出血) 药品甲氰咪呱也向外出口。另外, 4-MI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也有较大的市场。 1 合成方法 4-MI 工艺路线很多, 主要有葡萄糖法、甲酰胺环化缩合法、羟基丙酮法、咪唑啉脱氢法、 乙氧基丙 α-烯醛法与丙酮醛法等。其中,葡萄糖法生产的 4-MI产品质量差,三废严重,质量无法达到医药级水平,目前已遭淘汰。咪唑啉脱氢法原料不易获得, 在国内工业化意义不大。 1. 1 甲酰胺环化法 用 CHONHCH2NHCHO在 Mo03 和 Ni 0 或 CoO催化剂存在、氮气保护下, 于 400 ℃环化制得 4-MI, 收率可达 65. 7%。 1. 2 羟基丙酮法 该法以羟基丙酮、甲酰胺和液氨按一定的配比投入高压釜中, 在 160 ℃下进行环化缩合制得 4-MI, 整个过程中 pH值控制在 4- 10 之间, 收率最高可达81%。 羟基丙酮的合成主要有一溴丙酮酯化 /醇解法,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易操作、产品质量好, 但原料一溴丙酮价格昂贵, 工业化价值不大;1, 2- 丙二醇采用氧气或 K2Cr2O7/ H2S04 氧化法生产羟基丙酮, 尽管原料易得, 但反应条件苛刻, 需要昂贵金属催化剂, 生产成本太高; 目前正在开发的一氯丙酮酯化 / 醇解法制备羟基丙酮则较为理想,目前尚处于小试阶段,一旦能成功生产,羟基丙酮法生产 4-MI将会得到很大发展。但目前我国的羟基丙酮生产工艺不成熟, 羟基丙酮法难以得到推广和应用。 1. 3 α- 乙氧基丙烯醛法[8] 以 α- 乙氧基丙烯醛、氨和甲醛为原料合成4-MI 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4-MI 的收率和纯度取决于反应物料的配比、反应温度, 特别是物料混合的顺序, 保证不产生杂质(2, 4(s)- 二甲基咪唑, 2- 乙酰基咪唑, 以及醛醇缩合产物) 。4-MI 收率高的最佳缩合条件为 40- 5O ℃ ,在添加氨的同时添加等摩尔量的 α- 乙氧基丙烯醛酸化水溶液和福尔马林, 用异丁醇萃取分离 4-MI 时,产品收率为 62%; 用氢氧化锌处理反应混合物, 将使盐双(4- 甲基 -1- 咪唑基) 锌盐分离, 产品收率可提高到 72%。 1. 4 丙酮醛法 国内外文献报道主要以甲醛、丙酮醛、氨为原料,在硫酸铵存在下的合成方法, 也有采用丙酮醛、甲醛与草酸铵、碳酸铵、丁二酸铵等, 再用硫酸或醋酸调节反应起始 pH, 使反应溶液呈酸性等方法。以不同铵盐为原料合成 4-MI 工艺比较见表 1。
采用丁二酸铵法成本高, 后处理繁琐; 硫酸盐、氨水工艺, 常用甲酸、乙酸和硫酸等调节 pH值, 但反应过程酸度难以控制, 为了保证在整个反应过程中体系始终呈酸性, 并以 pH=2- 4 最佳, 文献对此方法加以改进, 采取提高硫酸铵的浓度(即减少水的用量)并准确测定, 同时调整氨水的加入时间和速度的方法,较好地控制了溶液的 pH值。由于用水量减少, 反应结束后, 反应液中硫酸盐的含量较高, 其盐析作用有利于溶液中 4-MI 被溶剂萃取出来, 达到了简化操作, 提高并稳定收率的目的; 草酸铵法由于草酸铵与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草酸形成缓冲体系, 反应系统酸度保持稳定, 且草酸盐在水中溶解度低, 4-MI 草酸盐容易从反应液中分离, 也可合成高纯度的 4-MI。国内复旦大学、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等报道了以丙酮醛合成4-MI 工艺的研究。目前国内 4-MI 生产主要采用丙酮醛- 草酸铵或丙酮醛- 草酸- 氨工艺, 收率 60%-75%, 产品质量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指标。其中, 以丙酮醛、甲醛、氨水等为原料合成4-MI 的反应机理如下:
为切实填补国内高纯度 4-MI 产品生产的空白,中国科技大学开发成功了一步法合成高纯度 4-MI新工艺。该工艺在丙酮醛氨法最新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采用丙酮醛、甲醛无机铵盐为原料, 通过调整操作工艺和控制反应体系 pH值, 使原料单程转化率高达 90%以上, 产物中 4-MI 含量为 99. 8%, 经过简单的结晶分离, 一次即可满足医药合成原料的质量要求, 产品纯度十分可靠, 生产技术成熟。该生产工艺投资少, 流程简单, 无污染, 优于目前国内各种生产工艺, 是一条值得推广的新工艺。另外, 河南省化工研究所还开发出了新合成工艺, 采用 1, 2- 丙二醇为原 料, 经催化氧化制丙酮酸, 再经环化、萃取、蒸馏等工序精制后得到成品。此法具有原料易得、收率较高、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和经济效益好等优点。采用该法的100 t / a 4-MI 生产装置目前已经建成。 2 展 望 近几年来, 医药界正在不断拓展 4-MI 药物的新剂型和新用途。最新研究发现, 该产品除了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以外, 还可用于治疗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据卫生部门介绍, 我国胃病发病率一直位居世界前列, 而且目前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因此我国患者对该类药物的需求量很大。此外, 由于上消化道出血是许多发展中国家中一种多发常见病, 这为我国的西咪替丁类药物的大量出口增添了份额。自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 我国开始研究开发丙酮醛法合成 4-MI 工艺, 并在技术、生产工艺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4-MI 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放眼 21 世纪, 我国的 4-MI 产业将面临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挑战, 国内市场要求 4-MI 生产企业不断提高质量, 降低成本; 国际市场将面临国外大的医药集团的激烈竞争。此外, 国家对环境保护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有关企业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保护环境等方面还必须做好工作。因此, 我国的 4-MI 产业面临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参考文献: [1]吴 敏, 姚 成. 4- 甲基咪唑的合成及应用[J]. 科技进展, 2002,(12) :43-44. [2]4- 甲基咪唑的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J].浙江化工,2000,31( 2):63-64. [3]刘仲能. 4- 甲基咪唑的合成工艺进展 [J].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2004,( 12) :17-18. [4]陆新德, 郭 明, 水江涛, 等. 4- 甲基咪唑生产技术及市场需求[J].精细石油化工, 1999, (4):58-60. [5]JP[P]:6 130 574,1986. [6]US[P]:4 803 281,1989. [7]吕咏梅. 4- 甲基咪唑生产与发展[J]. 精细化工中间体, 2001,( 31) : 39-10. [8]赵晓燕译. 由 α- 乙氧基丙烯醛合成 4- 甲基咪唑 [J]. 甲醇与甲醛, 2001,( 5) :16-17. [9]JP[P]:6 010 472, 1985. [10] 黄永明, 梁强, 陈吉伟, 等. 4- 甲基咪唑的合成[J]. 精细化工,1993, 11(4):50-51. [11] JP[P]:6 056 961,1994. [12] Hel nz Schet re Aust i n. Tex. Imi dazol e svnt hesi s [P] ,US: 3 715 365, 1973-02-06. [13] 宋 芹. 4- 甲基咪唑产业任重道远[J]. 化工开发与设计,2001,(12) :39-41.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