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执行 利于成本控制
作为“海水西调”的试点省份,内蒙古锡盟办公室副主任、海水淡化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前期工作推进领导小组赵平说,锡林郭勒盟引海水淡化循环经济产业项目,拟实施的包括输海水工程,煤矿、选煤厂,电厂、矩阵及发电装置及一系列附属工程和产业延伸工程。
负责项目实施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泓元海水淡化有限公司做了系列测算,项目一期总投资628亿元,其中建设费用567亿元。规划的项目在完全实施的情况下,静态投资回收期(包括3年建设期)为税前6年左右,税后7年左右,内部收益率为20%左右。
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李新娥说,农业节水及地下水甚至取雪水不利于我区长期的发展。同时,还会破坏生态平衡。“陆海统筹,海水西调”工程是我国当前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也更利于区域优势资源。比如,缺水的多数省份都有着丰富的煤矿资源等,希望能协同兄弟省份共同推进这一战略的实施。
与会水利专家认为,各省份统一执行海水西调将更有利于该工程的成本控制及实施。而对于何时能引水入疆,有专家预言6年内有实质性的推进。
内蒙古已启动“海水西调”工程
据了解,“海水西调”包括内蒙古、新疆和甘肃三省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率先推出了“陆海统筹,引渤济锡”循环经济工程。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已做好启动“引渤济锡”示范工程全部准备工作。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室主任杨开林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情况与新疆吐哈盆地的情况有相似之处,因此,新疆可在“引渤济锡”示范工程实践基础上引入“海水西调引渤入新”想法。
杨开林的思路:从渤海西北海岸提送海水达到海拔1200米高度,到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再顺北纬42°线东西方向的洼槽地表,流经燕山、阴山以北,出狼山向西进入居延海,绕过马鬃山余脉进入新疆。
虽然“海水西调”设想喜人,那么此项目所面临的成本、运输等多方面的问题也是不得不面临的现实。
霍有光说,如果按一方水1块钱计算,从渤海调一方水到新疆的成本是7块钱,比南水北调的每方水20多元便宜几倍,南水北调一方水,可从东部调三方水到西部,同时,一方海水到沙漠后,可回落2.7方淡水。
霍有光说,在工程实施中,可利用管道和自流等方式交替运输,沿途挥发的海水可形成降雨。
 “玻璃钢管可以承载‘海水西调’的管道运输。”新疆鹏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循说,玻璃钢管管道表面光滑,不会造成海水中的吸附物,因其重量轻、强度高便于运输,还防腐蚀、抗菌,至少可使用50年。
自治区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发展研究处处长李新娥说,她从两年前就开始关注“海水西调”的设想,并于今年8月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考察,目前也准备将此事汇报给自治区政府。
当日,专家们倡议,把“海水西调”工程纳入到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如果得到政府等多方支持,并列入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十几年后就可实现该设想。
据了解,2008年10月,全国首次《陆海统筹“引渤济锡”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2009年4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认为,引海水淡化循环经济产业项目总体规划的设想有可执行性。

 

信息来源: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