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照明术语

为了获得良好的照明就必须有合理的照明设计,合理的照明设计应符合适用、安全、保护视力和经济要求,并力求得到舒适的照明环境。
实验证明,正常人对波长为555nm的黄绿色光最为敏感,因此波长越偏离555nm的辐射,可见度越小。
一、光通量:
在单位时间内,光源向周围空间辐射的能使人眼产生光感的能量(理解:能使人眼产生感的光为可见光,所以我认为也可大致理解为光源向周围空间辐射的可见光的能量)。
当发出波长为555nm黄绿色的单色光源时,若辐射功率为1W,则它发出光通量为680lm。由此,可得出某一波长的光源的光通量计算式如下:
Φλ=680V (λ) Pλ
其中:Φλ—波长为λ的光源的光通量(lm);Pλ—波长为λ的光源的辐射功率(W);V(λ)—波长为λ光的相对光谱光效率。
多色光源的光通量为各单色光光通量之和。
二、发光强度:
光源在某一特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内辐射的光通量。简称光强,符号I,单位为坎德拉(cd)。
立体角:球面上某块面积A对球心形成的角称为立体角,以ω表示,且
ω=A/r2,立体角的单位是Sr(球面度)。当A= r2时ω=1Sr所以整个圆球面对应的立体角为ω=4Пr2/ r2=4П(Sr)。
所以有:Iθ=Φ/ω  Iθ—光源在θ方向上的光强(cd);Φ—球面A接受的光通量(lm);—球面相应的立体角(Sr)。1cd=1lm/1Sr
三、照度:

被照物体单位面积上接受的光通量称为被照面的照度,符号为E,单位为lx。照度可表示为:

E=Φ/A

式中:E—被照面上的照度(lx);Φ—A面积上接受的光通量(lm);A—接受光通量的面积。

当光源直径小于它至被照面距离的1/5时,可把该光源视为点光源。表面照度E与点光源在这个方向上的光强Iθ成正比,与它至光源的距离r的平方成反比,称为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光线倾斜入射时,被照面的照度与光源在这个方向上的光强Iθ和入射角θ的余弦成正比,与它至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四、光出射度:

面光源单位面积向半个空间发出的光通量称为光源的光出射度,符号为M,单位为lm/m2,它的计算公式为:M=Φ/S,式中S为面光源的面积(m2)。

因反射而发光的二次发光表面的光出射度为M=ρE式中ρ—被照面的反射系数。因透射而发光的二次发光表面的光出射度为M=τE式中τ—被照面的透射系数。

五、亮度:

发光体在视线方向单位投影面积上的发光强度,称为该发光体的表面亮度,以符号L表示,单位为cd/m2。

Lθ= Iθ/Acosθ,式中Lθ—发光体沿方向表面亮度(cd/m2),Iθ—发光体沿方向的发光强度(cd);Acosθ—发光体在视线方向上的投影面。

六、亮度对比C:

 
视野中目标亮度和背景亮度之比

式中:  — 目标亮度;  — 背景亮度。

 七、一般显色指数Ra:

将日光和接近日光的人工标准光源的一般显色指数定为100。对同一物体,在被测光源照射下显现的颜色与标准光源的光照射下显现的颜色的一致程度越高,Ra越大,显色性能越好;反之,显色性越差。

八、色温:

人们由黑体加热到不同温度时所发射的不同颜色表达一个光源的光色,叫做光源的色温,色温以绝对温标K为单位表示。相关色温即该光色度与某一温度下完全辐射体(黑体)的色度最接近或差距最小时的辐射温度。

本文来自: LED技术网(led.product365.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led.product365.cn/zhaomingshuyu-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