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圣瀚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 |
![]() |
|
摘要: 为了简化设备结构或增加产出,目前绝大多数波峰焊设备开始使用半封闭 式氮气保护焊接系统,例如在焊接区域上方使用氮气保护罩,或者是装有风帘 的半封闭式的氮气通道。但是,在这种半封闭式的系统中,为了得到更低的氧 含量就需要更高的氮气浓度,或者说要面对更大的氮气消耗量。 对于电子装配类公司来说,降低成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而较高的氮气浓 度和较大的氮气消耗量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因此,如何平衡氮气成本和质量之 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需要工程师们来解决的课题;这也意味着在解决该问题 时,工程师们需要在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氧含量水平(也就是在这个氧含量的水平下氮气消耗量是可以接受的)的同时不影响到焊接质量。
由于欧盟的RoHS和WEEE指令的出台,越来越多 的企业纷纷转向无铅工艺,氮气作为保护性气 体在无铅波峰焊中对于改进可焊性和润湿性有 很大的帮助,因此在目前的无铅波峰焊设备中普遍使用氮气保护。 但是,对于某些产品,如通信类基础设备产品,可以 对焊接部分进行有铅豁免,因此在这些产品的制造过程中 氮气的使用要求可能没有那么严格,这对于电子装配类企 业来说可以获得更低的成本。 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做到在使用较少的氮气情况下可 以获得较理想的焊接质量,这是工艺人员面对的一个挑战。 我们通过实验对此进行了研究。 实验设计 1. 助焊剂,助焊剂的喷涂方式; 由于本实验将专注于研究氮气对焊接效果的影响,这 些问题虽然不在此次研究的考虑范围内,但是它们的变化 会对最终的焊接结果产生非产大的影响。所以在本实验中 以上参数的设置必须固定。 测试板 为了得到更加真实的数据, 所选用的P C B 在不同 的位置都有通孔元器件分布, 见图1 。通孔的孔径为 0.95±0.05mm,每块板子共有572个引脚需要焊接。表1中 列出了这些器件的一些详细信息。 波峰焊设备和工艺参数 助焊剂对焊接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相对于无铅 焊接,锡铅焊接在湿润性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所以在助焊剂选用时可以降低对活性的要求。 实验使用的波峰焊炉拥有三段预热区,分别是: 第一段预热区—热风强制对流 三段预热区共1.4米长。在整个预热区和锡缸(solder pot)的上部都没有顶部预热系统,因为顶部预热系统对于 较厚的PCB或者有需要大量吸热器件的板子会有比较好的预 热效果,但是本实验中的板子并不厚,且没有吸热量较大 的器件,所以顶部预热系统是不需要的。 想要取得良好的焊接效果, 接触时间是另一个重 要的因素。表2中列出了小波峰( c h i p w a v e ) 和大波峰 (main wave)的接触时间(contact time)及接触深度(contact depth)。 因为是锡铅合金,所以锡缸的温度可以设置得相对低 一些;在本实验中为245℃,并且在焊接过程中使用夹具来装载测试板。 此波峰焊系统为半封闭式通道——惰性气体保护系 统。在通道入口和三个预热段之间使用一道风帘(curtain)分 隔,在出板段风帘排列非常密集,总共使用了9道风帘,见图3。在锡缸的上方安装有两个氮气框(nitrogen frame),这 两个氮气框是炉腔(tunnel)内充氮气的主要来源。由于预热 段风帘数量较少,所以在炉腔入口处还设置有一个氮气风 刀(nitrogen knife),主要用来隔绝氧气从入口处流入,同时 还可以减少PCB进板时将氧气带入炉腔内。 分析氧含量使用的是AMS 3220 氧气分析仪。从图3中 可以看出,这种半封闭式的结构主要靠氮气比氧气轻的特 性来保持炉腔内的氧含量水平。当氮气被不断充进炉腔内 时,氮气浮在炉腔的上部,氧气被不断地往下排,所以越 靠近顶部氧含量就会越低。锡缸的位置非常靠近顶部,所 以锡缸处的氧含量可以保持较低的水平。氧含量测试仪的 吸气口安装在锡缸上方,这样可以较真实地监测焊接时的 氧含量水平。 实验步骤 实验中氧含量水平被分成7个等级(见表3)。在每个 等级中,焊接10块板子并且每块板子都会进行检查,记录 下缺陷数。每块板子有572个焊接点,根据每块板子的缺陷 数可以计算出每块板子的DPMO。在400PPM下得到的一组 的DPMO将作为基准线,然后拿其他水平下的DPMO与基 准线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来寻找缺陷和氮气消耗可 能的关键点,这些点对于成本来说也是关键点。 观察 在第2组和第3组实验中,总共20块板子,没有发现缺 陷情况。 在第4组实验中氧含量水平上升到了2000PPM。此时 在连接器1和2上发现有4个缺陷,其中一个是没有上锡,其他三个为通孔填充不足。图5显示的是焊接面的图片,图 6显示的是50%处的切片图像。 在第5组实验中,氧含量上升到5000PPM,更多的通 孔填充不足的情况被发现——总共有11个缺陷,PLCC插座 上有一个缺陷,连接器1和2上有10个,并且所有的缺陷都 是通孔填充不足(见图7)。在随后的目检中,在正面还发 现有少数引脚爬锡不充分的情况(见图8)。 在第6组实验中,氧含量继续上升到8000PPM,这 次在X-Ray检查中发现10个通孔填充不足缺陷——2个在 PLCC插座上,其余的分布在连接器1和2上;同时,正面引 脚爬锡不充分的数量进一步增加。 在最后一组也就是第7 组实验中, 氧含量达到 10000PPM,情况进一步恶化,总共有23个缺陷——其中 3个是没有上锡,这3个缺陷都在连接器1和2上。其余的 20个为通孔填充不足,4个在PLCC插座上,2个在IC插座 上,其余的分布在连接器1和2上。在随后的目检中,正面引脚爬锡不充分的情况有了大量的恶化,只有少数引脚能 够有充分的爬锡。 最后,将不同氧含量水平下实验观察到的情况和氮气 消耗量详细列在了表4中。 结果和讨论 1000PPM及以下的是一个层次;2000PPM的结果 是第2个层次;5000和8000PPM的结果是第3个层次; 10000PPM的结果是第4个层次。 为了验证这些层次间的差异在统计上是否显著,可以 使用双样本比例检验方法来进行检测,结果如下:第3层和 第4层之间以及第2层和第3层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但是第 1层和第2层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从图9中可以看到缺陷数和氧含量可能存在线性关系, 所以可以用一次线性回归来验证一下和线性模型的拟合情 况。图10中可以看到拟合度的决定系数R2并不高(<90%), 主要8000PPM下的点有异常。所以我们不能说这个线性模 型将成立。 同样,再将氧含量和氮气消耗值来验证一下是否满足 线性模型。从图11中可以看到线性模型拟合的比较好,决 定系数R2为97%比较高,所以可以说氮气消耗量和氧含量 有近似的线性关系。 最后可以看到,绝大多数故障都集中在连接器1和2这两个器件上。相对于进板方向来说,这两个器件正好位于 板子的后端,但是由于没有做进板方向的比较试验,所以 也无法得出进板方向是否对焊接效果有影响的结论。 结论 最后,通过质量关系可以知道将氧含量保持在2000~ 5000PPM可以在质量和氮气消耗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由于此次实验采用的是锡铅焊接,对于无铅焊接可以 作进一步研究,并且由于实验设备的限制,只在一种半封 闭的设备上进行了研究。今后,可在其它半封闭结构的波峰焊设备上做进一步的研究。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