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交联聚合物相互贯穿而形成的交织网络聚合物,是聚合物共混与复合的重要手段[1]。由于IPN性能优越,制备简便,它已成为改善高分子材料性能的一个重要且迅速发展的新领域。而以聚氨酯作为一种组分的IPN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品种之一。这是因为聚氨酯的预聚物易与其它单体或预聚物混合,进行互不干扰的平行反应,得到性能优异的IPN材料。按制备方法分类[2],IPN可分为同步IPN、分步IPN。同步IPN是指在这种互穿网络聚合物中,两种聚合物成份是同时生成的,分步IPN是先合成交联的聚合物I,然后把单体Ⅱ和它的交联剂、引发剂溶胀到聚合物I里。本文采用同步法制备IPN。 环氧树脂因其具有附着力好、粘接力强、抗化学药品性好、机械强度高和电绝缘性好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3]。本文作者以丙烯酸改性松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环氧树脂[4]。由于松香具有三元菲环骨架,导致其脆性大,使其应用受到限制。聚氨酯为一种柔性极好的高分子材料。为此,本文作者以资源丰富的松节油为原料合成了羟基聚酯多元醇[3],并以此制备聚胺酯,进一步制备了一系列配比的丙烯酸改性松香基环氧(ARER)/松节油聚酯型聚氨酯(TPPU)的IPN。以博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及扫描电镜技术(SEM)讨论了APER/TPPU IPN中不同环氧树脂与聚氨酯配比对IPN的相容性和微观结构及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还测定了不同配比的ARER/TPPu的拉伸剪切强度及冲击强度、附着力等力学性能。 l、实验部分 1.1 原料 本论文所用原料见表1。 表1 原料一览表 品名 说明 来源 TP 松节油伯羟基聚酯多元醇,羟值200mgKOH/g 自制[5] TDI/N-210预聚体 NCO含量为10% 江苏省化工所 ARER 环氧值:0.24eq/100g 自制[4,6] DMP-30 环氧树脂固化促进剂 试剂 乙酸乙酯 溶剂 试剂 注:除TDI/N-201外的所有原料在使用前均在60-800C真空脱水,并加入4A分子筛干燥。 1.2 ARER/TPPU IPN的制备 本文所制备的IPN为二元互穿网络聚合物,其中聚氨酯成份为TP和TDI/N-210预聚体(TPPU),OH/NCO的物质量比为1:1.2。环氧树脂成份为ARER(含5%的DMP-30)。将表1中所列各组分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后真空脱气,再在给定的温度与时间烘烤固化。 1.3 性能测试 按国标GB 1668-81测酸值;按国标GB7383-87测羟值;按国标GB 1739-79测柔韧性;按GB 1732-79测冲击强度;按GBl720-79测附着力;按GB7124-86测拉伸剪切强度。 1.4 红外光谱(FTIR)分析 用美国产Nicolet GC-FTIR MAGNAIR550(Ⅱ)红外光谱仪表征纯TPPU、纯ARER及TPPU/ARER IPN固化过程的化学结构的变化,采用KBr压片法和涂膜法测定。 1.5 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 用美国产Perkin Elmer DSC-2C型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IPN试样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升温速率为20℃/min;扫描温度范围为-60℃至180℃,试验在液氮气氛下进行。 1.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将制得的试样经喷金镀膜后,放至扫描电镜下观察并拍照,SEM型号为JSM-5900 1.7 IPN的机械性能表征 拉伸剪切强度在Shimadzu AG-500A型电子万能试验机上测定。试样先于80%预固化8小时后再于120℃老化2小时,放置一星期后测试。其余机械性能均按涂膜试样测定方法在马口铁片上制板并固化,固化条件同拉伸剪切强度测试项目。
2、结果与讨论 2.1 红外光谱解析 纯TPPU在80%不同固化时间的FTlR谱图,谱图中2271.77cm-l的吸收峰为异氰酸酯键的特征吸收峰。当刚刚开始进行固化反应时,2271.77cm-1的吸收峰很大,但随着固化进程不深入,2271.77cm-1的吸收峰逐步减弱,达到90分钟时已较小,300分钟已基本消失,表明此时异氰酸酯基已基本反应掉。 ARER在5%DMP-30存在下固化时的FTIR谱图,由700-900cm-1指纹区的吸收峰可看出,随着固化反应的进行,750cm-1和890cm-1附近的吸收峰逐渐变小而消失或趋于一定值。这表明在DMP-30的催化作用下,环氧基团逐渐反应。 33%ARER IPN固化时的红外光谱曲线。在这组曲线中在2271.77cm-1异氰的酯键吸收峰随固化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在反应20分钟时已经很小,40分钟已消失,而750~850cm-1处的吸收峰可看出此时仍有相当量的环氧基团尚未反应。经过在120℃继续烘4小时后,在750~890cm-1的环氧基团的吸收峰才基本消失。由此又说明了TPPU/ARER IPN中ARER的固化速度慢于TPPU。 2.2 TPPU/ARER IPN体系的玻璃化转变行为 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考察了ARER/TPPU IPN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它们均只有一个Tg。说明TPPU和ARER两组份的相容性较好。且随着APER含量的增加至13%时,IPN体系的Tg由低温向高温并达最高,说明此时两种聚合物的相容性最好。随后ARER增加,Tg反而略有减少,但当ARER升至50%时,其Tg又升高,且呈现了一个宽阔的Tg区域,这是由于IPN两组分网络不仅有物理缠绕,而且有ARER和TPPU之间的化学交联所致。 表2给出了ARER/TPPU IPN中的ARER为23%时,固化温度为80℃,在不同固化时间的Tg。由表可知,在固化开始时,IPN的Tg低于纯TPPU和ARER值,这可认为是ARER的固化速度慢于TPPU,开始时有部分ARER未固化,从而导致较低的Tg,随着固化时间的延长,IPN逐步完成,Tg不断升高,直至固化反应完成。这时Tg值已高于纯的TPPU和ARER的Tg值。 表2 IPN的固化时间对DSC测定的Tg值的影响 固化时间(hr) 2 4 6 8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25.6 -22.9 -16.3 -14.1 2.3 IPN的机械力学性能 表3给出了不同ARER含量下ARER/TPPU IPN的拉伸剪切强度的数据。由表可知当ARER含量为13%时的拉伸剪切强度值最大。且互穿后的拉伸剪切强度值都比纯ARER的要高。由于丙烯酸改性松香基环氧在DMP-30的促进下自身固化时,松香的自身脆性及少量副产物-单管能度环氧基团起了作用,致使纯ARER拉伸剪切强度性能较差,而若与TPPU互穿后则改善了此性能。 表3 不同APER含量的IPN的拉伸剪切强度 项目 0 13 33 50 100 拉伸剪切(MPa) 3.9 4.1 3.6 3.1 2.7 表4给出了不同ARER含量IPN的表面涂层的其它物理性能。由白哦可见,纯ARER膜其性能较差,但经与TPPU互穿后其综合性能大为改善,上述结果说明两聚合物间永久物理缠绕后,使材料的力学性能协同提高,而综合机械性能在ARER含量为13%时最佳。 表4 不同ARER含量IPN的物理性能 ARER含量(%) 附着力a 冲击强度a 柔韧性a 附着力b 冲击强度b 柔韧性b 0 1 >50 1 1 50 1 13 1 >50 1 1 50 1 23 1 >50 1 1 40 1 33 1 >50 1 1 30 1 50 1 >50 2 2 10 2 100 3 30 4 4 <10 >5 注:a.80℃烘8小时,再在120℃烘2小时;b.在a的条件基础上于120℃再烘8小时
3、结论 (1)纯TPPU的固化速度快于纯ARER,在ARER/TPPU IPN 中,这两个网络有序反应的机率大于同时反应的机率。 (2)所有的ARER/TPPU IPN都分别只有一个玻璃虾转变温度,当ARER含量为13%时,Tg值最高,表明此时两种聚合物上午相容性最好。 (3)SEM观察进一步证明在IPN中,TPPU和ARER有好的相容性。 (4)当ARER含量为13%时,可得到两相相容性好、综合机械性能协同增长的IPN材料。
参考文献 [1]L.H斯柏林.互穿聚合物网络和有关材料,科学出版社,1987,第一版. [2]张留成,刘玉龙.互穿网络聚合物.烃加工出版社,1990,第一版. [3]王德中.环氧树脂生产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4]夏建陵,商士斌等.丙烯酸改性松香基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2,22(3): [5]商士斌,谢辉等.松节油改性聚氨酯涂料的合成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1,21(4):16-20。 [6]夏建陵,商士斌等.丙烯酸改性松香基环氧树脂结构与性能研究[J].热固性树脂,2002,22(6):1~5.
(作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222004;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 夏建陵、商士斌、谢晖、黄焕、王定选 610041)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