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中使用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主要有:手糊成形工艺、缠绕成形工艺以及拉挤成型工艺。
 
   I. 手糊成型工艺

   手糊成型工艺的主要工作都是由手工完成的,一些设备,工具只是完成辅助性工作。

    手糊成型工艺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易学易懂、容易掌握;设备简单对设备的依赖性小,投资小,见效快;产品尺寸和形状不受限制。

    手糊成型工艺的缺点是:生产效率低、劳动条件差、劳动强度大;手工操作,产品质量对工人的操作水平依赖大,难控制;产品的结构性能不如其它工艺方法。 

    尽管如此,手糊成形仍是不可取代的工艺方法。对于批量小,尺寸大,形状复杂的玻璃钢制品或工程,其他任何工艺都不能完成。

    我国玻璃钢工业生产中手糊成形工艺占很大的比重。中小型玻璃钢厂都以手糊为主,大型玻璃钢企业乃至一些科学院所仍然使用手糊成形工艺。
 
   手糊成形工艺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有:1. 增强材料;2. 树脂体系;3. 辅助材料。

   1. 增强材料包括:玻璃纤维方格布、布带、单向布、短切纤维毡、表面毡;
   2. 树脂体系包括: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酚醛树脂、呋喃树脂等;
   3. 辅助材料包括:固化剂(胺固化体系)和催化剂(酸酐固化体系)、引发剂、促进剂、增韧剂、稀释剂、消泡剂、空气隔断剂、着色剂、脱模剂、填料等。

II. 缠绕成形工艺

    纤维缠绕工艺是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制造工艺之一。是一种在控制张力和预定线型的条件下,应用专门的缠绕设备将连续纤维或布带浸渍树脂胶液后连续、均匀且有规律地缠绕在芯模或内衬上,然后在一定温度环境下使之固化,成为一定形状制品的复合材料成型方法。

  缠绕的主要形式有三种:环向缠绕、平面缠绕及螺旋缠绕。

  手糊成形工艺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有:1. 增强材料;2.基体树脂;3. 辅助材料。
  1. 增强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
  2. 基体树脂包括:环氧树脂、聚酯树脂以及酚醛树脂。
  3. 辅助材料包括:稀释剂、增韧剂、填料以及其他助剂。

III. 拉挤成形工艺

   拉挤成形工艺是一种制取复合材料型材制品的复合材料成形技术,是复合材料成形技术中机械化程度最高的生产工艺,因此生产效率极高。  

    拉挤成型有两种工艺:一是将纤维材料浸过已引发的树脂后,被拉挤通过一个加热型具把多余树脂挤出,通过模型中的加热使树脂固化成型,被拉伸出去。另一种是在恒定的拉挤速度下将增强用纤维拉引过加热的型具。同时将已引发的树脂注射入型具,使纤维充分浸渍,并凝胶固化。前种方法需用适用期较长的树脂系统,后种方法需用适用期较短的树脂系统。树脂模塑压力位0.1-0.5Mpa。

    复合材料拉挤成形技术与型钢制造技术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小的设备投资,它可生产更为复杂的截面形状的型材,以满足更多用途的需要。复合材料拉挤型材的密度比铝还轻,具有高比强度和比模量。
  
   拉挤成形工艺使用树脂主要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热塑性树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