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生,蔡俊青,韩冰冰
(河南科技大学化工与制药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影响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DCPDE)固化的主要因素为固化剂、促进剂、固化温度和时 间等。采用热重分析(TGA)法、红外光谱(FT-IR)法和X射线衍射(XRD)法等手段对固化物的性能进行表 征,系统研究了各因素对DCPDE固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CPDE的固化工艺可采取程序升温的方式, 即“120℃/6 h→160℃/6 h→200℃/8 h”;以顺酐为固化剂、甘油为促进剂时,DCPDE固化物的热稳定性 较高,并且色泽均一;固化体系的最佳配比为n(DCPDE)∶n(顺酐)∶n(甘油)=1∶1∶0.3。
关键词: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固化工艺
中图分类号:TQ433.4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849(2010)01-0012-05
0前言
DCPDE(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是一 种(环氧基直接连接在脂环结构上的)脂环族EP(环 氧树脂),由双环戊二烯经环氧化反应而制得(呈白 色固体)。由于DCPDE分子结构中六元环内连接着 一个稳定的甲撑桥,并且不存在易受紫外线影响的 苯环基团,故其固化后可形成交联密度较高的刚性 三维网状结构;由其制成的材料具有300℃以上的 热变形温度,并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耐湿 性、耐候性、电绝缘性和硬度高等特点,而且其塑化 前具有很长的使用期,可广泛用于耐高温互感器和 微电机的浇铸胶、结构件粘合剂、玻璃钢及干法成 型的层压制件等领域,是一种应用前景良好的化工 产品[1-5]。
此外,DCPDE固化初期黏度很低(60℃时仅 为0.1 Pa·s),对粉末填料(如SiO2、Fe、Cu和Al等 具有很好的润湿性,适用于浇注、模压成型,可制备 满足不同用途需求的树脂基复合材料[5]。 有关DCPDE固化工艺的文献报道较少[5],为此 本文通过改变固化剂、促进剂、固化温度和时间等因 素来观察固化体系的凝胶时间、固化物的外观和色 泽,并采用热重(TG)分析法、红外光谱(FT-IR)法和 X射线衍射(XRD)法等手段对固化物的性能进行表 征,系统研究了DCPDE的最佳固化工艺条件。
1试验部分
1.1试验原料
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DCPDE),工业级, 天津市津东化工厂;邻苯二甲酸酐(苯酐),分析纯, 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顺丁烯二酸酐(顺酐),分析 纯,天津市天翔化学试剂厂;甘油,分析纯,天津市化 学试剂三厂;三羟甲基丙烷(TMP),工业级,德国 BASF公司;三乙醇胺,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 限公司。
1.2试验仪器
FA-2104N电子天平,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 公司;DZF-6020程序升温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 有限公司;MB-1封闭电炉,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 司;MC秒表,上海星钻秒表有限公司;AVATAR360 FT-IR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美国Nicolet公司;D8 X 射线衍射仪,德国布鲁克公司;SDT2960型同步热 重-差热(TGA-DTA)联用仪,美国TA公司。
1.3试验制备
将经低温真空干燥处理过的DCPDE、固化剂和 促进剂置于玻璃杯中,在封闭电炉上边加热边搅拌 至混合物完全溶解(呈均一体系);然后将其浇注到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在可程序升温的真空干燥箱中 固化。
1.4测试与表征
(1)凝胶时间: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固化体系从 液态变成凝胶态时所用的时间。
(2)红外光谱(FT-IR):采用红外光谱仪进行表 征(KBr压片法制样)。
(3)结晶特性:采用X射线衍射(XRD)法进行 表征。
(4)热重分析(TGA):采用同步热重-差热联用 仪进行表征。
2结果与讨论
2.1 DCPDE的固化温度与时间
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即以顺酐(或苯酐) 为固化剂、甘油为促进剂,n(DCPDE)∶n(酸酐)∶n(甘 油)=1∶1∶0.3],仅改变固化温度,则固化温度对 DCPDE固化特性的影响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固化温度越低,固化时间越长;而固 化温度越高,酸酐升华现象越严重。因此,综合考虑不 同温度条件下树脂的固化特性,选择DCPDE的固 化工艺为程序升温[5],即“120℃/6 h→160℃/6 h→ 200℃/8 h”。
2.2促进剂的选择
2.2.1以苯酐为固化剂
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即以苯酐为固 化剂、n(DCPDE)∶n(苯酐)=1∶1],仅改变促进剂的种 类和用量,则促进剂对试样固化特性的影响如表2 所示。
由表2可知:随着促进剂用量的增加,凝胶时间 逐渐缩短,试样颜色加深;以三乙醇胺为促进剂时 试样颜色最深,甚至出现条纹状;当促进剂用量相同 时,三乙醇胺体系的凝胶时间明显缩短,甘油体系次
之。促进剂能够加速反应是由于在EP固化过程中, 苯酐不能直接参与反应,而是先与促进剂分子中的 羟基反应生成羧基,然后EP在羧基作用下发生开 环聚合反应;当促进剂用量增加时,单位时间内产生 的羧基数量增多,从而加快了EP的开环聚合反应, 致使凝胶时间缩短。
尽管甘油、TMP和三乙醇胺分 子中都含有3个羟基,但三乙醇胺分子中N原子的 存在使其呈现出一定的碱性,可加速羟基与酸酐的 反应;而TMP中乙基的位阻效应、季碳原子的结构, 均不利于其羟基与酸酐的反应,体现在TMP体系的 凝胶时间大于三乙醇胺体系。此外,三乙醇胺的活性 较高,使DCPDE开环聚合反应过快,导致试样出现 条纹状。
不同促进剂对DCPDE固化物TG曲线的影响 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固化物的热分解温度均高 于300℃。通常采用积分程序分解温度(IPDT)法[6]来 比较不同固化物的热稳定性能。假定热稳定性的温 度指标为Q*,在起始温度与终止温度之间,利用标 准化的总曲线面积分数A*可求出Q*值[见公 式(1)~(2)]。
式中:S总为整个坐标系的总面积;S为TG曲线 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
由图1、式(1)和式(2)可知:Q*甘油=466℃, Q*TMP=450℃,Q*三乙醇胺=440℃;Q*值越大表示固化物 的热稳定性越高,由此说明固化物的热稳定性以甘 油为促进剂时最好,TMP为促进剂时次之。综合考 虑凝胶时间和热稳定性指标,选择甘油为促进剂 时较适宜。
2.2.2以顺酐为固化剂
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即以顺酐为固 化剂、n(DCPDE)∶n(顺酐)=1∶1],仅改变促进剂的种 类和用量,则促进剂对试样固化特性的影响如表3 所示。
由表3可知:随着促进剂用量的增加,凝胶时间 逐渐缩短,但试样颜色几乎均呈黄色;当促进剂用量 相同时,三乙醇胺可使凝胶时间明显缩短,甘油次 之(原因同上)。促进剂对固化物热稳定性的影响如 图2所示。
由图2、式(1)和式(2)可知:Q*甘油=493.4℃, Q*TMP=493.3℃,Q*三乙醇胺=481.2℃;Q*值越大表示固化 物的热稳定性越高,由此说明固化物的热稳定性以 甘油为促进剂时最好,TMP为促进剂时次之。综合 考虑凝胶时间和热稳定性指标,选择甘油为促进剂 时较适宜。
2.3固化剂的选择
在其它条件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即以甘油为促 进剂,n(DCPDE)∶n(酸酐)∶n(甘油)=1∶1∶0.3],仅改变 固化剂的种类,则固化剂对DCPDE固化物TG曲线 的影响如图3所示。
由表2、表3及图3可知:以苯酐为固化剂时,树脂的凝胶时间较长,固化物颜色较深,其热稳定 性(Q*甘油=466℃)较低;而以顺酐为固化剂时,树脂 的凝胶时间较短,固化物色泽较浅且透明,其热稳定 性(Q*甘油=493.4℃)较高。因此,以顺酐为固化剂、甘 油为促进剂时,固化物的热稳定性较好。
2.4最佳配比的确定
由于DCPDE属于脂环族EP,其环氧基不缺电 子,故不能以亲核试剂胺类为固化剂。另外,DCPDE 分子中不含羟基,故单独以酸酐为固化剂时,酸酐与 DCPDE的反应非常缓慢;而醇类化合物可促进该反 应的顺利进行,其反应机理如图4所示[5]。
由图4可知:醇首先与酸酐反应生成含酯键的 羧酸;然后羧酸与环氧基进行开环反应,生成含羟基 的中间化合物;中间化合物中的羟基既可以再与酸 酐反应生成含酯键的羧酸化合物,又可以直接与环 氧基反应形成含醚键的羟基化合物,并且两者均可 与环氧基反应,直至环氧基消耗完毕。
由图4可知: 1 mol酸酐可与2 mol环氧基反应,而1 mol DCPDE中含有2 mol的环氧基。综上所述,加入少量醇即可 促进酸酐与环氧基的反应,并且两者间的配比以 n(DCPDE)∶n(酸酐)≈1∶1时为佳。甘油用量对试样 固化特性的影响如表4所示。
由表4可知:随着甘油用量的增加,树脂的凝胶 时间逐渐缩短;当n(甘油)>0.3 mol时,固化物出现 圆斑、条纹和颜色不均匀等现象。综合考虑凝胶时间 和固化物的色泽,选择固化体系的最佳配比为 n(DCPDE)∶n(顺酐)∶n(甘油)=1∶1∶0.3时较适宜。 2.5 DCPDE及其固化物的FT-IR表征与分析 以顺酐为固化剂、甘油为促进剂,DCPDE及其 固化物的FT-IR曲线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对DCPDE而言,1270、997、827cm-1 处为环氧基的对称伸缩振动特征吸收峰、非对称伸 缩振动特征吸收峰和环骨架振动特征吸收峰,这些 强吸收峰在DCPDE固化物中基本消失,表明环氧 基几乎完全参与了反应;对DCPDE固化物而言, 1 720 cm-1处出现了不饱和羧酸酯的酯基吸收峰、 1 160 cm-1处出现了醚键C-O-C的不对称伸缩振动 峰,表明固化物中存在着酯基和醚键,此结论与反应 机理相吻合。2.6 DCPDE及其固化物的结晶特性 以顺酐为固化剂、甘油为促进剂,DCPDE及其 固化物的XRD曲线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DCPDE的2θ衍射角在17°左右出 现强而窄的衍射峰,而DCPDE固化物在17°左右出 现弱而宽的衍射峰;说明DCPDE为高度结晶型化 合物,而固化物衍射峰中已不存在DCPDE衍射峰, 即DCPDE已完全参与了固化反应。
3结论
(1)DCPDE的固化工艺可采取程序升温的方 式,即“120℃/6 h→160℃/6 h→200℃/8 h”。
(2)以顺酐为固化剂、甘油为促进剂时,树脂固 化物的热稳定性较高,并且色泽均一。
(3)树脂固化体系的最佳配比为n(DCPDE)∶n(顺 酐)∶n(甘油)=1∶1∶0.3。
参考文献
[1]秦川,胡方,刘博,等.催化氧化法制备双环戊二烯二环氧 化物[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30(6):669-672,676.
[2]谭怀山,俞霞,童丽,等.二氧化双环戊二烯环氧树脂/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制备及其性能[J].化工进展,2008, 27(2):245-249,260.
[3]李丽,阎丽静,彭军,等.高性能环氧树脂二氧化双环戊 二烯的制备[J].精细石油化工,2007,24(3):24-27.
[4]李丽,李刚,彭军,等.纳米SiO2负载12-钨磷酸催化双环 戊二烯环氧化[J].石油化工,2006,35(12):1 130-1 133.
[5]王德中.环氧树脂生产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108-111.
[6]曾幸荣.高分子近代测试分析技术[M].广州:华南理工大 学出版社,2007:8-18.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