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春利  王越  贵晓飞

1 工程概况

在平县白庄蓄水闸位于茌新河入徒骇河口处,该闸共3孔, 孔跨3m, 设计蓄水高度5.8m, 控制流域面积208km2, 设计排涝流量62m3/s。结构型式为桩基、承台、小底板结构。1993年竣工。

投入运用后, 由于渗径短, 导致地基渗透破坏。1998年8月, 闸室上游右岸护坡脚在高1.7m 处沉陷塌坡, 形成一条分布不均匀的淤泥带向下游延伸,上游铺盖、外露的闸室小底板及下游消力池整流段、斜坡段的地基大部分淘空, 闸底板下淘空深度达

0.4~ 1.2m 。

2 修复方案的选择

由于闸底板基础淘空而上部结构完好, 说明井柱的承载力能满足要求, 因此, 只要把底板以下空洞填充密实, 以增加渗径长度, 即可满足工程的需要。在不破坏闸底板的情况下, 把空洞填充密实成为修复工程的关键。经多方案比较论证, 采用了环氧树脂、石粉、砂浆作为灌浆材料, 对闸室底板基础进行灌浆处理。

3 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的选定既要保证环氧树脂、石粉、砂浆的粘结强度又要保证其保水性和流动性, 以利于施工, 并充分考虑不利因素, 确保施工质量。结合现场、环境条件, 参照有关资料, 经过7次试配实验,确定配合比见表1。

4 施工方法

4.1 钻孔

用风钻钻孔后, 先人工清理孔底残余灰渣, 后将导管在交通桥上放下, 用膨胀螺栓把导管固定在闸底板上,要求把圆孔密封。

4.2 配料

严格按照实验配比配料。由于环氧树脂的稠度大, 施工前加水稀释。

4.3 灌注

在交通桥上利用搅拌机把灌浆材料搅拌5~7min,利用漏斗直接倒入导管。在自然形成的压力下, 把闸底板下空洞填充。

5 质量保证措施

根据实验情况分析, 技术管理对施工质量影响较大, 因此施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认真检查现场的施工准备工作, 明确施工人员的岗位和责任。同时, 施工时采取了如下措施: (1) 为确保灌浆材料把孔洞填实, 需要一定的压力, 如果采用机械加压成本约为4万元。为节约资金, 利用交通桥与闸地板的高度差(约8.6m) 形成的自然压力。通过导管把灌浆材料从交通桥上流到闸底板下,圆满的解决了浆体流动需要的压力。(2) 环氧树脂、石粉、砂浆严格按表1所列配比施工, 凋配误差不得超过2%, 保证有足够的和易性, 适当的凝结时间。(3) 环氧树脂质量必须符合要求, 砂、石粉含泥量和含水率要符合设计要求。按以上措施施工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现场测定和综合评定, 认为满足工程要求。该工程完工后经过两年的使用未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作者单位:茌平县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