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撑胺是指乙二胺的无环多聚体类产品,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等和环状胺类如哌嗪、氨乙基哌嗪、羟乙基哌嗪等。作为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乙撑胺在有机合成、医药、染料、农药、化学助剂、橡胶塑料助剂、有机溶剂和环氧树脂固化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90% 以上依赖进口,成为中国亟待发展的精细石油化工中间体之一。
生产现状 按原料路线分乙撑胺生产路线主要有2条,即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经过这2种类型工艺变通成4条实际应用的工艺路线,其中主要是二氯乙烷法和乙醇胺法路线,各占总生产能力的50%左右。 乙撑胺的生产主要集中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2003年全球乙撑胺的生产能力约为44.7万吨/年,产量约为35万吨,开工率约为78.3%。当前,乙撑胺生产主要呈现以下几大特点:一是世界乙撑胺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日本等的几家大公司,上述3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90%,而且产量约占93%,陶氏化学、联合碳化、巴斯夫、阿克苏诺贝尔公司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69%,这些公司控制和主宰着世界乙撑胺工业的命运和未来发展趋势:二是乙撑胺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是生产与消费比较成熟的产品,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乙撑胺生产、消费变化幅度不大,相对其他产品来说市场比较平稳:三是乙撑胺生产工艺逐渐趋于乙醇胺或者环氧乙烷路线(以环氧乙烷生产乙醇胺后合成乙撑胺),进行上游原料或下游产品一体化的联合,尤其是与原料环氧乙烷装置建在一起,主要考虑原料供应和产品运输方便,保证原料供应与降低成本,增加装置的竞争力。 中国乙撑胺生产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于国内下游市场,尤其是医药、农药等领域的需求,国内建设多套中小型乙撑胺生产装置,最多时候达到3O余家,多为数百吨级的小装置,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低、原材料及能耗比较高,导致生产成本高,难以与国外产品竞争,因此多数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2003年中国乙撑胺生产能力约为7900吨/年,年产量约为5000吨,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产品质量和成本无法同国外产品相抗衡,因此国内需求主要依赖进口。乙撑胺系列产品中主要消费是乙二胺(其他多烯多胺产品进口较少,海关没有单独统计数据),2000~2003年中国乙二胺进口量分别为13636吨、13854吨、20902吨、24035吨,2004年1~9月中国乙二胺进口量为23382吨,另外中国每年还进口一定数量的乙二胺盐和其他乙撑胺产品,2003年乙二胺盐进口量约为21 20吨,其他多烯多胺和哌嗪进口量约为5000吨,因此目前中国乙撑胺总进口量超过3万吨以上,近年来进口量逐年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20%,远远高于其他有机中间体产品,出口量极少可以忽略不计。 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中国乙撑胺近年来消费增长迅速,主要是用于环氧树脂固化剂、农药、医药、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等领域的生产。 环氧树脂固化剂 环氧树脂是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不可缺少的精细高分子材料之一,中国近年来环氧树脂的需求量增长很快,年均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2位数,2003年净进口量达到16.3万吨,由于国内市场需求强劲,近年来国内掀起环氧树脂建设热潮,2000年国内生产能力为1 2万吨/年,2003年增至25万吨/年,近期仍有数套较大规模装置计划或正在建设中,预计2006年将增至35万吨/年,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等均是性能优良的胺类固化剂,预计2006年环氧树脂固化剂将消耗乙撑胺类系列产品约8000吨。 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 乙撑胺系列产品中乙二胺和高碳乙撑胺均可以生产低分子量的聚酰胺树脂,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是以二聚酸与二元胺或乙烯多胺缩聚而成,分为反应型和非反应型2大类,前者主要用于表面涂料和粘合剂的固化剂,广泛应用于造船、汽车、土木建筑等领域:后者主要用作热熔粘合剂和油墨,主要应用于塑料印刷、电子电气和纺织印染等领域。上述领域均属中国发展较快的领域,因此低分子量聚酰胺树脂将是乙撑胺消费中增加最快领域之一,预计2006年该领域将消耗乙撑胺约7000吨。 农药 乙二胺在农药中主要用于生产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杀菌剂,主要品种有代森锰、代森锰锌、代森锌等品种,由于这些农药用途广、药效好,已经成为中国目前非内吸性的保护杀菌剂的主要品种,而且已经向国外大量出El,尽管国外已经对此类产品生产不感兴趣,但是在中国却是主导而且仍在发展的产品,预计2006年该类农药将消耗乙二胺约为5000吨。 医药 乙撑胺系列产品中的乙二胺可以用于医药生产,可以生产医药品种20余种,主要有氨茶碱、甲硝羟基唑等,多为传统药物,尽管这些药物发展前景并不看好,但是随着全国医疗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许多疗效好的传统药物还是有相当市场,而且出口前景也看好,目前医药行业消耗乙撑胺约2800吨,预计今后将保持平稳的增长速度,到2006年消费量将达到3400吨左右。 螯合剂 乙二胺及多乙烯多胺均可作为生产螯合剂的原料,乙二胺类螯合剂是最重要的螫合剂.包括乙二胺四乙酸及盐(EDTA)、羟乙基乙二胺j乙酸(HEDTA)和乙二胺四甲基次膦酸及盐(EDTPA)等,广泛用于影像、 橡胶加工业、食品、医药、卫生用品、水处王鬯、造纸和纺织工业,由于应用领域广泛,故在未来儿年中国对螯合剂的需求量将以较快速度增长,目前螯合剂消耗的乙撑胺约1400吨,预计2006年乙撑胺的消耗量将达到1700吨左右。 表面活性剂 乙二胺或其他多乙烯多胺与脂肪酸可以制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应用于香波、纺织柔软剂和其他工业领域;乙二胺类羟乙基咪唑啉可以转化为两性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刺激性毒性极小的高级表面活性剂,国外用量很大,国内市场也开始启动:用二乙烯二三胺和脂肪酸缩合而成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做沥青乳化剂、油田缓i虫剂及环氧树脂固化剂:尤其是以多乙烯多胺为原料生产的油田用的破乳剂增长速度较快,随着中国许多油田处于三次采油期,采出和进口原油含硫量增加,该类表面活性剂的需求将呈年均2位数的高速率增加。表面活性领域日前消耗乙撑胺约1 500吨,预计2006年将达到2300吨左右。 润滑油添加剂 由四乙烯五胺、三乙烯四胺和其他精馏塔底物与聚异丁烯琥珀酸酐反应可生成聚异丁烯酰亚胺,可以作为汽车用油中的无灰分散洗涤剂添加剂。日前国内已有多家石化企业生产无灰分散剂,随着中国汽乍工业的快速发展,该类产品增长速度非常快,目前消耗乙撑胺约为1 200吨,预汁2006年将达到1600吨左右。 造纸湿强剂 二乙烯三胺或聚酰胺与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生产的聚酰胺一环氧氯丙烷树脂(PPE)是重要的造纸用湿强剂,湿强剂能够帮助纸张在遇见水或在潮湿环境下提高强度。聚酰胺一环氧氯丙烷树脂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湿强剂,丰要用于瓦愣纸箱板、餐巾纸、卫生纸、婴儿纸尿布、医院用多种一次性服装和被褥等。根据中国纸业“十五”发展规划.中国2005年纸业产量将比2000年增长23%生右,而且造纸化学品的自给率也要大大提高,随着经济发展,各种简单方便一次性纸制品的消费将快速增长,因此纸张湿强剂对乙撑胺需求增长也将呈现一个非常高的速率。目前乙撑胺用于纸业的湿强剂的量为600吨,预计2006年将消耗乙撑胺1200吨左右。 其他方面,乙撑胺还可以用于有机合成、合成橡胶促进剂、土壤改良剂,以及用于金属的鉴定与测定等方面,这些领域目前消耗乙撑胺约为1 600吨,预计2006年其他方面乙撑胺消耗量将达到2000吨左右。 综上所述, 中国2006年乙撑胺国内的总需求量约为3.22万吨。目前国内消耗量的90%依赖进口,而且中国乙撑胺系列产品的许多消费领域正处于成长期,不仅主导产品乙二胺市场快速增长,而且其他产品如二乙烯三胺和哌嗪等.国内市场十分紧俏,因此乙撑胺发展前景广阔。 发展建议 目前国内许多企业都将乙撑胺做为一个可以发展的石油石油化工中间体进行考虑,但是由于合成技术不成熟,而且该产品受围外冲击严重,因此国内投资一定要谨慎从事,针对中国乙撑胺的牛产与市场现状,笔者对中国乙撑胺的生产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中国乙撑胺的市场潜力巨大,市场需求强劲是勿容置疑的,但是作为基础的石油化工原料,国外无论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都已经非常成熟,因此专家分析今后5年内,世界乙撑胺系列产品巾乙二胺将放慢增长速度,今后年均增长率将在2% ~3%,而其他乙撑胺产品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的势, 因此同外也将不断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国外乙二胺生产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入,国外许多著名乙撑胺生产企业绝不会轻易放弃如此巨大的中国市场,他们将依靠装置规模和成熟的技术,向中国市场提供优质低价的产品,因此国内企业不能轻易建设小规模的生产装置。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与外商合资合作,或引进国外的技术与设备,建设规模化的生产装置,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装置规模应在1万一3万吨/年为宜,技术应考虑联合碳化、巴斯大、拜耳或者阿克苏诺贝尔公司技术。 另外,国内现有装置企业应尽快与国内大型石油化工企联手,利用这些企业资金、原料和技术{尤势,进行企业重组兼并,扩大现有装置规模,完善其合成技术,依靠规模和技术的提升与国外产品相抗衡。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