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提高浸润剂和涂覆处理技术。
①浸润剂方面,要针对玻纤增强复材品种及工艺的不断发展,配合玻纤纱不断扩大品种形成系列,满足一些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加强应用基础研究,选择稳定高品质原料,不断改性和提高浸润剂质量。玻纤企业应力求有自己独有的浸润剂配方。
②涂覆处理方面,要适应使用要求,不断扩大选用或改性处理剂和粘结剂。同时要不断提高涂覆技术和装备,包括粉末、溶液、热熔浸渍、刮涂、复膜等,以保证涂覆质量、效率和环境友好。
③开发玻纤纱及织物的着色技术。
3、开发性能更好的玻璃纤维品种。
重点开发包括比传统E、C玻纤具有更高模量和强度;更好耐酸、碱侵蚀;更高耐热;更好介电性能(低、高介电)等玻璃纤维。提倡无砷、无硼、无氟成分。从配方设计、原料选择、熔化和成型技术等多环节解决,还要能实现环境友好、规模化生产,具有较优性价比。要注意合理利用资源的研究和原料基地建设。
4、加快新标准制定和老标准的更新提高。
加快技术标准的提升和新产品标准的制定,有利于规范行业,推动新产品开发和应用。可以直接引用国际先进标准和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调动行业各种积极因素等方法,加快此项工作,达到新产品批量生产前就有标准。不断提高产品标准中的内在和应用性能指标,使我国玻璃纤维产品标准达国际先进水平。
(五)深化制品加工、开发更多新产品
1、对于传统大宗的机织和无纺织物,如网布、电绝缘用布、短切毡等产品要提高品质、开发系列产品,满足用户新需求。
2、充分发挥针织物作为增强基材在方向性和复合性方面的优势,在现有开发基础上,力求优质规模化生产,达到满足国内需求。
3、积极开发玻纤与天然、化学、金属和碳等纤维的复合性纤维,以及复合织物,以满足更好耐热、增强、电绝缘性和加工性的要求。要注意工艺和装备的合理配置,实现规模化生产。
4、组织攻关,努力实现预浸渍产品的优质规模化生产,包括高性能、高工艺性的纱线和树脂,以及高精度、高控制水平的浸渍工艺和设备,以满足风电、航空、运动、交通各领域高级复合材料的需求。
5、积极开发编织、簇绒和预成型新的玻纤增强基材。
6、为稳定提高玻纤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必须注意高水平专业纺织和制品设备的选取、开发和不断更新,不断提高高水平设备国产化率。
(六)开发玻纤制品应用领域
根据玻纤多为复合应用的特点,针对应用环境和玻纤特性,努力开发应用技术,不断扩大玻纤应用范围。
1、耐热领域,要从制品结构形式和涂层处理技术两个主要方面,更好满足高温设备(各种工业炉及焊接)的隔热;建筑和工业民用防火;热风管道的减振联接等需求。要提高耐热、耐火等级,开发多种形式制品方便使用,注意为摩阻性、密封性复合材料提供优质增强基材。
2、开发多种优质玻纤增强建筑材料。主要有三类产品:
①玻纤湿法薄毡要致力提高质量,突破在屋面材料等防水领域和增强地板应用的同时,还要积极开发增强石膏板和增强木质板材的应用。
②积极配合玻纤增强菱镁、石膏、硅酸钙、水泥等胶凝新型建材的扩大应用。
③努力扩大玻纤做为纺织建筑材料的应用,包括膜材、遮阳材、墙布等装饰材、粘贴和格栅、封条等辅助增强材等。
④开拓多轴向织物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作为新型建材使用的玻纤制品,必须坚持在稳定优质基础上降低成本,还要积极帮助解决应用技术,以追求最终好的效果。
3、满足增强热塑性塑料基材对玻纤的需求。
我国增强热塑性塑料(FRTP)用玻纤虽有长足进步,但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国际上为加快FRTP发展,提高增强效果和生产效率,近些年开发了不少新工艺,例如不断改进短切纤维和注射工艺、设备;长纤维料粒及直接制品(LFT及LFT-D);毡增强热塑片材及直接制品(GMT及GMT-D);还发展了不少高性能热塑性片材。这些新工艺对玻纤基材有了新的要求,需有专业设备为之配套。一些国际知名工程塑料企业纷纷落户我国,加速了这种需求,所以出现了FRTP玻纤基材进口增加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和工程塑料工艺和设备企业密切结合,尽快开发新玻纤基材品种,并及时实现规模化生产,使我国增强热塑玻纤基材年产量超过30万吨。
4、适应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对玻纤新品种的需求。
能源(如风电、电池、沼气池、海洋能)、交通(航空、汽车、轨道交通等陆地交通、舶船)以及建筑领域都有减轻自重、抵制腐蚀的要求,在发展过程中会越来越多地使用复合材料。不断满足这些领域的需求,需重点考虑安全性,满足设计要求和日新月异的新工艺要求,这种要求对各个领域的各类产品不一样,必须按具体要求来对玻纤基材提质、扩品和增量。
5、充分发挥玻纤特性,不断改进产品性能,促进制造业现代化和工业环境治理服务。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提升电绝缘基材,为信息产业发展和电机产品提升服务。
②从织物结构和后处理技术角度提升玻纤滤袋产品质量,在高温废气过滤中争取更大市场。
③为化工防腐和烟气脱硫等环节提供更多更好玻纤增强基材。
(七)巩固国际市场、全方位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培育国际化企业,鼓励到境外办企业。及时分析出口形势,实行出口市场多元化。不断改进出口产品及服务质量,注意满足国际新产品需求,巩固国际玻纤市场份额。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不断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八)强化管理和协调
加强行业自律,控制总量增长,提倡求精求专,推进品牌、名牌战略,克服盲目低价竞争,形成科学健康发展环境。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倡适当专业分工,按产业链构建战略合作,更好发挥已有“基地”作用,支持和提倡企业重组、兼并、联合,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3、组建福州远嘉叶腊石生产基地,解决行业发展后顾之忧。
4、强化准入制度,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5、完善创新体制,吸收专业人才,鼓励产学研结合,强化企业开发中心和知识产权保护,千方百计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6、加强对玄武岩纤维企业的行业科学引导,纳入准入制度管理范畴。
信息来源: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