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0-08

  浜松光电开发出了全球首款采用MEMS技术的光电倍增管“μPMT”。其构造为通过MEMS技术在硅底板上形成光电面及电子倍增部(倍增电极),用2张玻璃底板将其夹住形成。这种构造的最大特点是可轻松进行量产。原来的光电倍增管(PMT:photo multiplier tube)靠人工组装数十个部件,然后封装在玻璃管内,只能少量生产。
  μPMT的外形尺寸为长13mm×宽10mm×厚2mm,重量为0.5g。与原来号称全球最小的玻璃管PMT“TO-8”(直径1.5cm,长5cm)相比,体积为其1/7,重量为其1/9,实现了小型轻量化。据浜松光电介绍,其工作原理与原来的PMT相同,性能方面也毫不逊色。
  用途方面,该公司利用其小型轻量及抗冲击性强的特点,主要面向便携式分析设备使用。具体包括,便携式医疗设备(血液分析装置及DNA微阵列等)、水质及大气等的便携式环境监测设备等。
  光垂直射入PMT。光电面的有效面为1mm×4mm。倍增率为原PMT的100万倍以上,波长为400nm时的量子效率为30~35%。利用MEMS技术,实现了900μm的深槽,形成了倍增部。
  据浜松光电介绍,此次的传感器特点是体积小,但光电面可扩大至晶圆大小。另外,还考虑采用二维图像传感器设计。
  该产品将从2011年1月开始样品供货,主要面向研究开发用途。该公司还准备了组合使用电源电路及信号处理电路的“μPMT评测套件”。

                            来源:日经BP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