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电工开发出了最适合栽培植物的四元红色LED芯片,发光波长为660nm,光输出功率为业界最高水平,达到了11mW。开发目的是替换植物工厂使用的荧光灯,目前已开始销售样品。
此次的四元红色LED芯片的特点是提高了发光波长为660nm时的LED光输出功率,此前很难实现如此高的光输出功率。
制作发光波长峰值为660nm的四元红色LED芯片时,要在GaAs底板上形成铝(Al)、镓(Ga)、铟(In)及磷(P)4元素层,由于4元素层与GaAs底板的光栅常数不具有整合性,因此光输出功率会大幅下降。在4元素层与GaAs底板的光栅常数具有整合性的情况下形成的LED芯片在使用时,发光波长峰值最高为650nm。此次防止了光输出功率的下降。
此前,发光波长为660nm的LED在制成四元产品时无法避免光输出功率下降的问题,因此仅有铝、镓、砷(As)三元LED实现了实用化。不过,三元LED的光输出功率仅为3mW左右。
该公司此次将四元红色LED的外部量子效率(向外部释放的光能量与输入电量的比例)提高到了三元产品的3倍左右,达到了40%。这是因为除了提高光输出功率外,还对电极形状、配置及表面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改进。该公司2008年5月发布的发光效率为80lm/W的四元红色LED也对电极形状、配置及表面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相同的改进。
此次的红色LED芯片的应用范围可扩展到植物工厂的应用市场。因为该芯片可高效生成促进植物生长的波长为660nm的光。
目前植物工厂促进植物生长的光源主要采用荧光灯及钠灯(Sodium Lamp)。不过,利用这些光源发出的光中,波长为660nm的光较少,浪费了能量。另外,荧光灯寿命较短,仅为1万小时左右。
另外,采用三元红色LED芯片时,光输出功率较小,要想得到所需的光输出功率,需要采用大量芯片,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
而使用此次发光波长为660nm的四元LED芯片,与使用原来的三元LED芯片时相比,获得同等亮度时使用的电量可削减70%左右。这是因为光输出功率高达11mW,利用较少的芯片便可制作低成本的植物工厂用灯。另外,通过削减光源所产生的热量,还可接近植物照明,从而提高植物工厂的效率。
该公司的电子业务部长福田俊司表示,“将根据目前样品供货的反应情况预测市场规模、设定价格。由于无需大幅改变现有的制造工艺便可生产,并且不存在造成成本上涨的主要因素,因此将根据性能较原产品提高的程度,设定一个可以接受的合理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