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孔吸附树脂应用于中草药的分离纯化在我国始于70年代,主要应用于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对药材样品的预处理、对单味中药提取物的分离纯化和对中药复方提取物的分离纯化。其中对单味中药提取物中苷类成分、黄酮、生物碱的分离纯化效果良好,有的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另外已有实验证明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吸附纯化中药复方制剂的设想基本可行,但应根据药材与处方的实际情况选用适宜的纯化条件。但是现阶段关于不同类型中药有效成分在树脂上的吸附规律的研究报道较少,而对该规律的阐明有利于在工艺考察中合理选用树脂及为工艺优化提供参考。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中药制剂研究室采用黄芩、栀子、白芍中的黄芩苷(黄酮苷)、栀子苷(环烯醚萜苷)和芍药苷(醇苷)为样本考察其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吸附纯化特性,尝试寻求其中的某些特征规律。
方法:以黄芩、栀子和白芍为样本考察它们在D101等6种不同树脂上的吸附纯化特性。结果:6种非极性树脂对3种苷类总体静态吸附能力为黄芩苷>芍药苷>栀子苷,其洗脱溶剂分别为75%、25%、45%的乙醇,洗脱率分别为60%、93%、93%。结论:具有相似母核结构的苷类分子在同一树脂上吸附能力不一定相似,但吸附力的大小与分子结构有关,对苯乙烯型树脂而言,被吸附的分子母核双键数目越多,分子与树脂吸附作用力越大。 |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