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竞超 李小兵 张华林
【摘要】 通过超声波分散和偶联剂处理的方法使纳米SiO2粒子在环氧树脂中充分分散,制得了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利用拉伸测试、冲击测试、热失重分析等方法对该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粒子较大地提高了环氧树脂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热稳定性等性能.
主题词 纳米粒子;二氧化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分类号 O633
Liu Jingchao Li Xiaobing Zhang Huali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411105, China)
【Abstract】 nm SiO2 particles were dispersed efficiently in Epoxy Resin by ultrasonic wave and coupling agents and nmSiO2/EP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The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by tensile test,impact test,TGA et a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ensile strength,impact strength,elongation at break,heat stability of Epoxy Resin are greatly improved with nmSiO2particles.
Subject words nanoparticle, SiO2, epoxy resin, composite
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机械、电气、粘接性、化学稳定性等性能,使其在粘合剂、电气绝缘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但是,环氧树脂最大的弱点是固化物的脆性大[1].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最初人们采用在树脂中加入增塑剂、增柔剂的方法来提高韧性.60年代中期,国内外开展了用反应性液态聚合物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如采用丁腈橡胶[2]等增韧.近期又出现了环氧树脂与热塑性树脂(如聚砜类[3]、聚酰亚胺[4]等)的合金化增韧改性方法.一般说来,以上的增韧方法可以使环氧树脂共混物相对于基体的冲击强度成倍地提高,但是又不可避免地使材料的其它性能如模量、耐热性能、抗张强度等有所下降.所以我们希望找到一种能使材料的总体性能都有提高的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纳米粒子的出现为这种希望的实现提供了可能.纳米粒子的强的表面效应和体积效应,可使材料性能出现大的改观,如炭黑增强橡胶等.目前,有关聚合物/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研究报道不多[5~7],但已制备的几种体系都表现出优良的力学性能.因此,本文就纳米SiO2粒子对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文献中尚未见到类似报道.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试剂
环氧树脂(E54), 无锡树脂厂生产;纳米SiO2粒子(比表面积为(200±30) m2/g , 平均粒径为20 nm) , 岳阳石化总厂提供; N,N-二甲基苄胺DMBA(CP),上海试剂三厂生产; 甲基四氢苯酐MeTHPA(CP), 亭新化工厂生产;硅烷偶联剂(分子量1800左右), 南京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提供.
1.2 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
在搅拌状态下把经烘干脱水的纳米SiO2粒子加入到溶有偶联剂的溶剂中,然后用超声波处理几十分钟.在搅拌状态下,将上述溶液和环氧树脂混合均匀,脱除溶剂,升温至130 ℃,使偶联剂与环氧树脂反应1 h.冷却后,加入化学计量的固化剂,混合均匀,抽空脱气后浇入涂有脱膜剂并预热好的钢模中,经程序升温固化完全后冷却脱膜,所得板材用于性能测试.
1.3 测试方法和仪器 表1 不同的纳米粒子添加量时 |
纳米SiO2/g | 冲击强度/kJ.m-2 | 拉伸强度/ MPa | 断裂伸长率/% |
0 | 9.29 | 48.84 | 20.94 |
1 | 10.78 | 50.53 | 25 |
2 | 13.5 | 51.41 | 26.8 |
3 | 15.0 | 51.94 | 28 |
4 | 16.51 | 52.99 | 29 |
5 | 18.0 | 53.55 | 30.6 |
6 | 16.31 | 52.08 | 28.6 |
7 | 12.40 | 50.37 | 24.2 |
1) 表中环氧树脂 100 g , 偶联剂 : 纳米SiO2=5 : 100(质量比), DMBA 8 g ,固化条件: 80 ℃ 1 h , 120 ℃ 1 h 由于纳米SiO2粒子的加入,纳米SiO2/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性能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提高,这说明纳米SiO2粒子起到了增强增韧作用.它突出了纳米级SiO2优良的填充特性,使材料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上述试验事实的出现,可以认为:对于纳米级粒子来说,因其粒径很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层内原子所占比例大,故可以与聚合物充分地吸附、键合,增强了粒子与基体的界面粘合,有利于应力传递,因而可承担一定的载荷,具有增强增韧的能力. 表2 为纳米SiO2/E-54复合材料 |
纳米SiO2/g | 冲击强度/kJ.m-2 | 拉伸强度/ MPa | 断裂伸长率/% |
0 | 4.08 | 52.37 | 23.6 |
1 | 6.35 | 57.77 | 23.8 |
2 | 6.42 | 58.03 | 24.1 |
3 | 7.62 | 62.04 | 26 |
4 | 6.27 | 55.28 | 25.1 |
5 | 5.76 | 49.93 | 22.6 |
1) 表中环氧树脂 100 g,偶联剂 : 纳米SiO2=5 :100(质量比), MeTHPA 85 g ,固化条件: 110 ℃ 3 h, 150 ℃ 3 h 由表1可知,在纳米SiO2粒子的用量为5 g时,相对于纯E-54而言,纳米SiO2/E-54复合材料(DMBA固化体系)的冲击强度提高了94%,拉伸强度提高了9.8%,断裂伸长率提高了46% .相比之下纳米SiO2粒子对DMBA固化体系的增韧效果比MeTHPA固化体系的好一些,这是由于叔胺固化形成的醚键较多,其基体的柔性相对于酸酐固化体系更好些,在纳米SiO2粒子作用下,断裂应力更易达到屈服应力,较易发生脆韧转变;同样,DMBA固化体系的断裂伸长率提高程度比MeTHPA固化体系的要好得多,这可能是因为叔胺固化体系的韧性相对较好,链段运动及分子位移较易发生,形变就会大一些.不过,MeTHPA固化体系的纳米粒子增强效果比DMBA固化体系的要好一些,这可能与酸酐固化体系中基体刚性较强有关. 式中等. 表3 不同偶联剂用量时SiO2/E-54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1) |
偶联剂 /g | 冲击强度/kJ.m-2 | 拉伸强度/ MPa | 断裂伸长率/% |
0 | 11.56 | 48.52 | 24.2 |
0.02 | 12.1 | 50.53 | 25.2 |
0.05 | 13.2 | 54.17 | 27.0 |
0.1 | 11.3 | 44.37 | 23.0 |
0.5 | 9.66 | 34.43 | 20.2 |
1.0 | 6.04 | 24.24 | 17.8 |
1) 环氧树脂 100 g, 纳米SiO2 1 g, DMBA 8 g, 固化条件: 80 ℃ 1 h , 120 ℃ 1 h 2.4 纳米SiO2/E-54复合材料的热重分析 表4 纳米SiO2/E-54复合材料的 |
体系 | 纳米SiO2/g | T0/℃ | T50%/℃ |
DMBA体系 |
0 | 268.4 | 374.8 |
5 | 272 | 389.0 | |
MeTHPA体系 | 0 | 273.5 | 385.5 |
3 | 280.9 | 387.4 | |
5 | 285.3 | 398.4 |
1) 该表由纳米SiO2/E-54复合材料的TG曲线得出; T0为起始失重温度; (升温速率 10 ℃/min, N2); T50%为失重50%时的温度 3 结 论
*湖南省教委重点资助项目(96053) 参 考 文 献 1 吴培熙,张留城.聚合物共混改性.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6.311~334 |
Preparement and Properties of nm SiO2/Epoxy Resin Composites
Leave a Reply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登录。